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- 励志故事 - 刘同在中国感动十大人物中也曾迷茫也曾孤独的社会旅程 励志故事
刘同在中国感动十大人物中也曾迷茫也曾孤独的社会旅程
2025-04-11 【励志故事】 0人已围观
简介在中国感动十大人物的殿堂里,刘同也曾迷茫,也曾孤独。凭借着独特的视角和清新的文笔,他在80后、90后读者中赢得了“人缘”。继2013年发行《谁的青春不迷茫》百万热销之后,他今年推出的散文集《你的孤独,虽败犹荣》,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,便迅速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、预售总榜、飙升榜,一举夺得全榜单第一。 从外表上看,刘同似乎与“孤独”无关:身高1.78米,他自己形容自己“长得还比较清秀”
在中国感动十大人物的殿堂里,刘同也曾迷茫,也曾孤独。凭借着独特的视角和清新的文笔,他在80后、90后读者中赢得了“人缘”。继2013年发行《谁的青春不迷茫》百万热销之后,他今年推出的散文集《你的孤独,虽败犹荣》,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,便迅速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、预售总榜、飙升榜,一举夺得全榜单第一。
从外表上看,刘同似乎与“孤独”无关:身高1.78米,他自己形容自己“长得还比较清秀”,拥有光线传媒事业部副总裁职位,在工作上颇为成功,是典型的“高帅富”。然而,就像许多80后一样,他也经历过青春的迷惘和职业选择时的彷徨。尽管他曾假装潇洒,但内心深处常感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。
回忆高中时光,刘同讲述了一个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小学生活。他所穿戴的是别人的运动服和鞋子,而他的男同学们则打篮球。那时候他尝试加入他们讨论,但始终被忽略,这让他感到失落。在那个阶段,还有一次最“二百五”的经历——为了交朋友,他写信给体育委员:“你好,我可以成为你这辈子最好的朋友吗?”那位体育委员直接将信扔进垃圾桶。
除了缺乏友情,刘同与父亲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。对父亲而言,刘同只是一个整天盯着电视机看的人。而对刘同来说,那个父亲是每天晚上8点半结束作业等待聊天,然后困倦地看着电视到12点才睡觉的一个孩子。
有一次,当他在纸上写下题目:“谁比我17岁更惨?”并列出六种遭遇,比如永远没有零花钱、穿相同衣服、一直被当作女生或男生看待等。他发现这些痛苦都是因为成绩差引起的老师、父母及同学忽视。“那时我仿佛明白了人生的本质。”
找到了困扰自己的根源后,刘同开始改变,“我想体验成绩好是什么感觉。”那时他已经进入高三,从此重拾学习,从来未学过的地理开始复习,每完成一个小节就要求自己做完所有习题。一段时间后,在数学小结考试中名列前三。
对于语文及其他学科,他亦认真对待。语文成绩从原来的80多分提高至137分,最低也不低于120分。当老师告诉他“你以后有什么问题都来找我吧”,他感到尊重,“我真的不想笑,我想哭”。
通过这样的尝试改变,他意识到一个人要达成一件事,要靠能力。如果怀疑自己的能力,就稍微转变思维方式,一切都会变得不同。
大学期间,每天都有300多个问题需要解决。大约四年的时间内,只要投射目光到自己身上,每天去解决问题,将会使很多问题一次两次解答。在面对人生各种困惑,如亲情、友情、爱情或未来的大概100个问题的时候,你可以很快回答面试官的问题。这就是大学四年的成长过程,它使人们能够更快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,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中。
随着阅历增加, 刘同才理解那些孤独感实际是无形之中的忘我的成长。正如新书所述,那些孤独是最能认可的情绪之一,因为经历过它们,我们才能拥有一种新的力量。他解释说:“那些孤独感觉太棒了。那不是失败,而是自己与自我的最佳时刻。”
《你的孤獨_,虽败犹荣》讲述33个故事覆盖包括感情在内的人生多方面,不仅回忆起开学前夜的一人静坐,以及毕业当天假装潇洒,却在拿起行李箱转身瞬间感情爆发,更诚实描述了自己职场上的坚持又妥协的情况...... Liu 同说,他们写作不是卖弄隐私,而是给读者一种不同的思考角度,“只负责剖析,不负责给予答案”。
通过写作,让我们总结观点,对一些事情发展脉络可能之前不够明晰,但通过写作达成自我对话后,可以让我们慢慢找到解决出口:“最后可能得到‘啊,我为什么不会这样’”, 当再次面临相同的问题时,我们将拥有处理方法,不会浪费更多时间。”
对于工作帮助很大。在早期参与制作节目的娱乐内容中,有时候觉得无聊,对于他们而言,即便如此,他们仍然喜欢把精力投入到某些事情中去,把每一篇文章作为记录留存下来,只有不断编织文字才能知道过去一年留下的什么东西。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结论:“做电视是一种遗憾艺术,而写作则能留下许多珍贵的事情。”
新书名字选定过程也颇费周折。“最初设计200多个名字,并讨论了一段时间,他们决定命名为‘一个人,你还好吗?’”恰逢世界杯期间,每场比赛结束,都有人提及‘虽败犹荣’四字,这本书就取名为《你的孤獨_,虽败犹荣》”。
根据他的观点,《你的孤獨_,虽然宝贵》的这本书适合阅读于一个人独立状态下观看,“比如想要跟自己说话或者感到迷茫或难以理解的情况。”因为里面有些句子容易引发共鸣,与读者的情感产生联系。此外,该作者认为融入新环境初期几年都是寂寞,比如大学前两年、中五年参加工作后的初期,“那个时候不知道是否能融入哪个群体,也不知道哪类群体你喜欢”。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寂寞。但他的应对方式是在忙碌的时候把精力集中到喜欢的事物上,比如工作以及创意撰稿。这两项活动让他们快速放松。此外,还会健身听歌或者旅行,即使是在出差旅行途中的时候也不例外。不过由于英语水平不足,所以主要只旅行中国周边国家,所以只能把每趟出差都当做旅行处理完手头工作然后离开,再回来一次第二天离开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会走小巷子,看吃大排档的地方挤满人,他们说那样“我就会觉得像当地居民,而非路过游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