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- 励志人物 - 句句都是爱的修行与父母和解铸就一生美好记忆 励志人物
句句都是爱的修行与父母和解铸就一生美好记忆
2025-04-28 【励志人物】 0人已围观
简介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,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,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篇关于与父母和解,是我们一生的修行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 不是因为电影《囧妈》我才想与父母的关系,而是《囧妈》戳中了心尖上的某个点,让心里的想法不吐不快。为什么过去有一句流行话是:有一种冷叫妈妈让你穿秋裤,有一种吃叫妈妈觉得你饿…… 妈妈那种超越边界的爱、无微不至的爱
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,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,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篇关于与父母和解,是我们一生的修行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不是因为电影《囧妈》我才想与父母的关系,而是《囧妈》戳中了心尖上的某个点,让心里的想法不吐不快。为什么过去有一句流行话是:有一种冷叫妈妈让你穿秋裤,有一种吃叫妈妈觉得你饿…… 妈妈那种超越边界的爱、无微不至的爱,源自于她心里“我是你妈妈啊,我是为了你好”的坚如磐石的理念。 而,孩子却并不这样认为,他总是在想:“我长大了,有了自己的思想,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,要摆脱任何可能对我的实施控制的人。”
你上一次拥抱你的母亲是什么时候?
这真是一个大问题,因为农村长大的孩子只有小时候才会被母亲抱在怀里,长大之后哪里有机会和母亲拥抱?
就像十年前,你们都还在那个城市生活,那天,你给你的母亲买了一束鲜花,她却生气地说:“还不如买些大白菜回来,这些东西没用。” 第二年,不再买花了,他们一起去了饭店吃饭。你则说:“今天是我出生日,就不要干活,只吃饭。” 她却说:“不要让我干活,你们不会自己做饭吗?”
好吧好吧,那顿饭并没有带来愉悦的心情。
所以后来,每当他们要庆祝你们过生日时,都会购买衣服,因为虽然不能食用但能穿着。而且她们知道这就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一部分。但即便如此,他们仍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拥抱亲人。
我是一名为你们好的母亲,当娘子,还能害你们么?
从那时开始,我们之间就出现了一场战争——一种不可战胜的地球性战争,即使我们试图逃离,但我们也无法逃脱唯有期待“翅膀硬起来”的那一天。因此,我们看到身边或者电视剧中的女孩,她们非要嫁到很远的地方去,或许男孩一定要考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才能离开,其实她的(他的)内心最真实想要的是只想离家更近一点儿……
当我们成为了父亲或母亲,却又在思索,“这个孩子如果他再听话一些该多好啊,该学习的时候学习,让他玩的时候他才玩,一直都是第一流…” 不知晓,这个社会之所以进步,就是因为人“下一辈子都不怎么听上一辈子的说话”。这是一个矛盾永远无法调和。
因为时代正在发展,每代人的经历都不同,所以年轻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老一辈人的期望。我们的相互理解又彼此伤害,又互相疼痛。这就是代沟,是历史经济社会造成的一个烙印。在某个瞬间开悟之后,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父母之用心良苦,这种开悟需要岁月累积,在某个节点突然明白。
跟随着家庭关系中的了解,我们决定了世界观念。一直以来,我是一个敢于抗争的人,从小到大,与许多领导角逐过,对他们进行批评指正。我始终坚持站在正义的一方,但他们给予我的压力足以让我忙碌一年半载。这确实有些领导非常过分,但实际上轮不到我来教训纠正别人。我作为下属,并没有责任对待领导那样负责,但看不过去的事情我从未忍耐。我这种习惯应该来自于从小到大的顶嘴习惯,与母亲争执,以为自己站在全局,而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那些人物,他们一般不会发脾气,对下属可谓温柔;但对上司容不得污点,无论事端大小都据理力争,即使无理也要三分。如果遇到了宽容明智的上司,可算佳境;否则将慢慢被边缘化,最终郁郁而终不得志。而那些关系融洽的人,他们通常不会较真,因为他们心里没有打开的心结,没有跨不过的心疙瘩。人们通过表现出来的情绪,可以推断出他与亲人的关系程度。而与父母和解,是我们的终身修炼,或许,我们整个生命,都在学着如何处理亲子间的问题。当我们还是幼稚的时候,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存在,因此跟随父母,一体两依赖完全信任。但当意识觉醒后,便开始尝试以自我为中心思考模式,用各种方式逃离父母控制矛盾产生。此刻识破发现,不仅仅是不合逻辑,也感到叛逆,不愿意交流,更专注自己的路线处理事务,即便南墙撞头血流四溢也不曾回头。那真的只是句话所讲:“向不同的方向奔跑”,两代人的影子越来越模糊。在现实中,却不知道或许他们所有行动背后的起因是什么委屈、什么苦难?我们不知道,或许它们不过是一次次避开这些坎坷路径而已。但我们执迷于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至少比父亲强。孩子拒绝接受父亲的话语;父亲看透不了孩子脑海中的思绪,这也是多数家庭正常状态直到孩子成熟锐气尽失,看回往昔走过道路的时候,当认识到错失时机的情况下才能读懂这些年来的努力背后的初衷。当带着半生的哀愁回家,当慈悲宁静降临,那么或许可以平静地面对彼此。他改变不了孩子思想;孩子亦无法纠正父亲习惯;但他们只需要彼此学会接受对方看惯对方,以恬静的心态平衡相处。一部电影引发深沉思考,也许这就是通往开悟钥匙及节点。